费承铿:一个永远跳动的音符
摄影:胡学峰
人物简介
费承铿(1937—2013),195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音乐专修科,师从陈洪、甘涛教授。正教授,音乐教育家。中国音协会员、江苏省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、徐州市音协前主席。个人传略入编《中国音乐家词典》,曾任江苏音乐教育研究学会秘书长,并一直担任江苏师范大学音乐系兼职教师。
获奖荣誉
1950年代其毕业作品民乐合奏《镰刀舞歌》获江苏省首届音乐作品评奖二等奖。1997年获曾宪梓教学奖。先后参与教育部《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》、《中师音乐教学大纲》的起草工作,近年又参与教育部《音乐课程标准》的起草工作。从1983年起,先后在人民音乐出版社、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编写中小学音乐教材,生前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特约主编。
2013年4月18日的一场车祸,让一位76岁的老人最终离别了世界。在为他送行的告别仪式上,除了家人和亲友的哀悼,还有众多从事音乐教育工作的老师们、以及还在读书的学生们,都忍不住失声痛哭。这位在大家心目中最可敬、可爱的人,就是著名音乐教育家,江苏师范大学音乐系创始人费承铿先生。
不久前的一天,记者走进了位于奎园小区附近的费教授的家,在摆满书籍略显凌乱的费教授生前的书房里, 一架旧钢琴安然地放在那里,琴声仿佛绕耳,可斯人已去……
妻子 一直追随着爱人的脚步
费承铿出生于苏州沧浪区一个普通工人家庭。1951年考入苏州市新苏师范学校。在音乐教师吴德贵的启蒙下刻苦学习音乐。1956年,被分配到江苏幼儿师范学校工作。1979年被调往南京晓庄师范学校任音乐教研组长。由于上班路途遥远,每天要转三次车才能到达学校,长期过着“起早贪黑”的生活。
“他工作再忙、再辛苦,我都没有过怨言,我会一直支持他。”费承铿的妻子颜京兰女士,在谈到深爱的丈夫时,依然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,多次流泪啜泣。她告诉记者,自己当年是费承铿的学生,她爱慕他的才华,无论是当初相隔两地,还是之后来到徐州生活,她都一直追随着爱人的脚步。
在妻子的眼中,费承铿是个整天都在忙碌的人,忙着帮别人改作品,研究音乐,写书……“他心里总是惦记着工作,就算躺在抢救室里,也放不下。” 就在费老车祸送进医院抢救期间,他强忍着身上的疼痛,还执意拿起手机给学院老师打电话说,“研究生的毕业音乐会我可能去不了了,别耽误你们论文评定……”
这么多年,他们夫妻两人一直在徐州过着平淡的生活,费承铿作为一位知名音乐教育家,就在他出事时,他还骑着一辆老年三轮车。
儿子 “就是父子也不可以”
1993年,为了支援苏北音乐教育,费承铿次来到徐州,在当时的徐州师范学院组建了音乐系。他不辱使命,夜以继日地勤奋工作,使得音乐系于短短十多年内,在全国就有相当的影响力,先后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战线培养了数千名音乐教师。虽然桃李满天下,但是费承铿却过着长期和妻儿分居的生活,直至2000年退休时,才与颜京兰在徐州定居。退休后,费承铿仍致力于音乐教育事业,培养研究生,热心社会业余音乐教育活动和中小学普及音乐教育。而他和两个在南京居住的儿子,都甚少见面。
所以,当谈到父亲时,费承铿的大儿子费宏雷和二儿子费宏鸣,对父亲的评价就是,“他真的太无私了,可以为了大家放弃小家。” 费宏雷告诉记者,当初他在南京从商,而父亲正在参与中小学教科书的编写,他多次找到父亲,希望动用他的关系,拿到一批教科书,但立刻被父亲回绝。“他绝对不会允许我们利用他的关系,谋取私利,就是父子也不可以” 费宏雷说。
回忆父亲生前的生活,二儿子费宏鸣拿出许多小册子,上面都是父亲每月的行程安排。记者看到2013年的一本行程里,几乎每个月、每天都罗列着满满的事情,从指挥合唱团、修改论文,到打印作品集,为研究生上课。事情无论大小,他都清楚地记录下来,一方面是防止自己会忘记,另一方面也是不想浪费时间,让自己每天都过得很充实。
亲友 劳碌一生不知疲倦
车祸后的5月1日上午费教授去世。消息传出后,许多他的亲朋好友都觉得事情太突然、无法接受。在其告别仪式后,很多人用各种方式对他进行悼念。
首都师范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教授王安国是费教授的好友,他在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大事记中写道:在我眼中,费老师是一个“标准得不能再标准”的音乐教师。在他57年的教学生涯中,没有一天离开过学校,离开过讲台,离开过学生。他教过幼师、中师和高师,做过系主任,带过研究生,还教过7年中小学。正因为他有不同层次音乐教学经历和丰富的学术积累,所以他曾受教育部聘请,参与《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》等的研制工作。
在费承铿先生的教育生涯中,最让朋友们敬佩的就是他的敬业精神。王安国教授还写道:“2004年至2011年,《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》处在修订阶段,远在徐州的费老师在担任高校系行政职务和教学工作的同时,自愿到一所小学,面对面地给小学生上音乐课,通过整学年的亲身实践,验证“课标”的科学性和可行性。他主张摒弃表象热闹的浮华教风,倡导实施有效的音乐教育。”
学生 他不训斥,总是在鼓励
费承铿教授的离开,还有一群最舍不得他的人,那就是他的学生们,从还在高校读书的大学生,到老年大学的“老学生”,他教过的学生都对他念念不忘。
“我从农村出来到徐州求学,当初如果不是遇到恩师,就没有我的今天。” 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的教师、硕士生导师,费承铿带过的第一届学生吴跃华告诉记者,费承铿在教育事业上,一直都非常爱才,并且愿意去细心栽培他们。只要是他的课,学生们都会抢着坐到前排,生怕漏掉他的一字一语。
83届南京晓庄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孔文,也曾是费承铿的学生。回忆当年的费承铿老师,她就觉得费老师是位单纯、快乐的“老顽童”。
“那时候,学校里的音乐器材很简陋,没有人会去私下照顾这些乐器,但是费老师却会,他甚至把维护乐器当做是自己的工作和责任。”
孔文说,在他的观念里,没有“义务”这个概念词,他就觉得这是应该做的。所以在空余时间里,他就会带着工具箱,挨个地对乐器进行维修,乐此不疲。谈到对学生的教育,吴跃华和孔文都觉得,费老很有自己的一套思路,“他很少会训斥学生,都是一直在鼓励”。这就是他的风格。
如今,费承铿先生虽然离开了,但是他仍然像一颗永不休止的音符,永远跳动在每一个人的心里,悠远、绵长。
师友眼中的形象
◆一个好老头
王安国(首都师范大学、湖南师范大学教授):
我和他最后一次通话是在今年春节前后,他告诉我,这是他在徐州的最后一个春节了,要赶紧把手头的事情做完,10月份就搬回南京“老窝”去,似乎可以“安度晚年”了。呜呼!劳碌一生好不容易“言归”的好老头,就这样留下最后的遗憾走了。”
◆快乐课堂的制造者
吴跃华(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师、硕士生导师):
他是快乐课堂的制造者,不管多高深难懂的理论,到他手里就能立刻化腐朽为神奇。一个和弦结构他用手指摆几个造型就能让你一目了然,永不再忘;一条旋律他能把那“豆芽菜”画得跟书上印刷的一样,让你不想学都不行;一组节奏他能把奥尔夫那些体态律动招式玩得变化莫测;他的钢琴伴奏简直是出神入化……
◆他让我们都感到不可思议
孔文(83届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毕业生):
那时候她班上有个男生,因为谈恋爱,耽误了学业,经常逃课,也不能完成作业。在这种情况下,费承铿老师没有给他任何处分,因为他知道这个男生其实是有能力的,也不是无药可救,于是他就把这位男生推荐给了当时在音乐届非常有分量的一位教授,这事让我们以及那位男生都感到不可思议。
文字来源:徐州市《都市晨报》2013年6月13日
文章来源:江苏师范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网站
上一篇: 廖序东:不拘一格录人才
下一篇: 李泽芳:方寸胶片上的诗意人生